SDYU UED提醒您: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,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,推荐使用chrome,搜狗,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
⊗
学校主页
学院主页
加入收藏
English
首页
中心简介
师资队伍
教授
副教授
讲师/助理教授
专职研究人员
博士后
实验教学
实验大纲
视频
课件
中心实验室
本科教学实验
科研实验室
实验室资源
大仪器资源清单
规章制度
科研实践
科研项目
科研论文
科研奖励
成果展示
中心预约系统
实验室预约
大仪设备预约
下载中心
联系我们
实验教学
实验大纲
视频
课件
实验大纲
首页
>
实验教学
>
实验大纲
《认知心理学》教学大纲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01-11 来源:
《认知心理学》教学大纲
课程代码:
1214680001
课程性质:
专业必修课、双学位课
课程学分:
3
课程总学时(讲授
/
实验):
51(51/0)
授课对象:
心理学专业、应用心理学专业
主讲教师:
尚春峰
教材:
《认知心理学》
Cognitive Psychology
(第
8
版)罗伯特
•
索尔所,奥托
•
麦克林,金伯利
•
麦克林著,邵志芳等译,上海人民出版社,
2019
年
1
月
参考书:
《认知神经科学》
Michael Gazzaniga, Richard Ivry, George Mangun
著,周晓林
高定国等译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
2011
年
2
月
The Mind’s New Science, Howard Gardner
著,
BasicBooks, 1985
年
课程目标:
认知心理学以人类的各种思维活动及其毕生发展为研究对象,强调模型建构和实验的结合,吸收借鉴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,关照人工智能的发展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同学们将了解本学科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,提高对研究工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。
课程内容:
从发展脉络和学科特点开始,按照信息加工的复杂程度提高,讲授认知心理学的若干主要研究方向,最后落脚到人工智能的发展。每一讲围绕主要教材的一个章节主题展开,梳理主要问题,分析该方向发展中重要实验的设计和研究现状,同时在适当时机讲授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和即能。注意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各自的优势、局限和发展方向。
第一讲
认知心理学概论
:讲授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内容,强调其关注信息处理过程、重视建模的特点,同时简单介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。
第二讲
认知神经科学
:简单介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,从大家最感兴趣的身心关系问题开始,以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、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,探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,归结于神经可塑性及其应用。
第三讲
感知觉与注意
:讲授信息加工处理的第一步,感知觉,包括感觉和知觉的区别、知觉处理的重要特征、从知觉广度引入注意的理论模型和脑科学基础,着重讨论知觉处理中经典实验的设计和注意模型提出的背景、局限性和发展动态。
第四讲
客体识别
:讲授知觉处理中关键的对象识别问题,概述学科历史发展中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,分析重要的模板说、特征匹配说以至原型说各自的主要论点和局限性,涉及主动信息获取过程。
第五讲
记忆模型与短时记忆
:从早期的记忆研究开始,分析记忆模型的提出和演变,注意短时记忆独立于长时记忆的特点,以及工作记忆这一概念的意义。介绍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。
第六讲
记忆理论与长时记忆
:介绍长时记忆相对短时记忆的特点,不同类型的长时记忆,以及记忆的编码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。
第七讲
遗忘与识记
:从艾宾浩斯的早期研究入手,介绍遗忘过程的特征、肇因和各种类型,联系分析遗忘与学习的机制。介绍各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和超强记忆的实例。总结记忆研究的要点。
第八讲
意识
:在前面各章基础上,分析意识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背景,探讨意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模型。在意识状态方面,结合日常生活,介绍前沿的睡眠和意识研究。
第九讲
知识的言语表征
:上承记忆研究,深入到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和被使用情况,介绍知识的语义组织的主要模型。
第十讲
知识的视觉表征
:基于视觉在信息处理和存储中的主导地位,介绍知识的视觉表征理论,讨论心里表象的视觉系统和言语系统的关系。
第十一讲
语言
:介绍语言学的基本知识,心理语言学的主要问题,探讨语言和其它认知能力的关系,以及相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。
第十二讲
认知的毕生发展
:介绍认知发展研究的历史、意义和现状,探讨结构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。
第十三讲
概念形成、逻辑和决策
:介绍主要思维过程的定义和研究方法,重点关注贝叶斯模型的意义。
第十四讲
问题解决、创造力和人类智力
:分析问题解决和创造的过程,讨论创造力和智力的定义与认知理论。
第十五讲
人工智能
:回顾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,分析其发展脉络,探讨认知研究和认知模拟的关系。讨论相关的哲学问题。
考核形式:
课堂互动、随堂测验、课后作业、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。
上一篇:
《实验心理学2》教学大纲
下一篇:
《人格心理学》教学大纲